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实现了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成为第77个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30年过去,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对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参会嘉宾合照)
(研讨会大合照)
2024年4月20日,值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之际,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6165cc金沙总站、江苏传媒发展研究院、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中心主办,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承办,我校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协办,《传媒观察》和《现代出版》提供学术支持的中国互联网30年学术研讨会在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互联网30年的有关议题开展分享交流。
上午的主旨演讲由6165cc金沙总站副院长赵瑜主持。
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忠海致开幕辞。他首先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互联网从萌芽状态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为全球信息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互联网技术的飞速革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影响,充分展示了中国互联网的强大实力和无限潜力。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永久举办地,乌镇峰会已经连续举办十年,成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变革、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平台。桐乡借此平台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治理方面积极拓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桐乡将继续推动中国互联网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实现网络强国梦想贡献智慧和力量。
《传媒观察》主编赵允芳作主旨演讲。她在回顾了中国互联网从诞生至今的波澜壮阔历程后指出,30年来,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随后,她分享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与发展经验,认为这既是对互联网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也是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当前,生成式AI等新技术对新闻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需要携手合作,共同作出应对,推动新闻事业的持续发展。她表示,为迎接中国互联网30周年,《传媒观察》开启了“中国互联网30年”研究专栏。该专栏从多个视角深入研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为更系统、深刻地研究和理解互联网提供了有力支持。希望继续加强与各界的交流,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新华社原副社长、新华网原董事长、总裁兼总编辑,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资深专家周锡生发表了题为“互联网:创新变革30年,未来发展仍无限”的主旨演讲。他首先对中国互联网3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认为当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惊人、神速、平稳和强劲的,其迭代更新与推进媒体融合的动能是势不可挡的。针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他提出了“四要”:一要多学习借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要有深度的思想和前瞻思维;二要注重互联网、互联网+和互联网向新拓展发力的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研发;三要借助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之都和6165cc金沙总站的优势和力量,加强网络国际传播,强化乌镇的互联网竞争发展优势;四要用足乌镇国际互联网小镇的独特品牌和独特资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崔保国教授发表了题为“从TikTok事件看网络空间秩序的改变”的主旨演讲。他从传媒、全球以及历史三大视角考察中国互联网30年,指出互联网是重要的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是第一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是第一生产动力。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竞赛正在全球同步上演。TikTok事件作为一起标志性案例,其遭遇的全球管制和地缘政治纷争凸显了美国所渲染的“中国威胁”论调。尽管美国对TikTok采取了封禁措施,并在其盟国体系内扩散,但至今尚未提供任何确凿证据来证明TikTok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实际损害。崔保国教授进一步分析了TikTok事件对网络空间秩序的影响,指出网络内容和数据已成为塑造网络空间秩序的关键因素。此外,网络空间正逐渐从“小院高墙”向“大院低墙”转变。美国对中国数字领域的打压行为,阻碍了全球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能既保证国内网络秩序安全,又能保证与国际的充分接触,体现中国智慧,是我们下一步发展互联网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发表题为“30年互联网与中国传媒: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视频演讲。他分别对30年互联网之前的中国媒体、30年互联网之中的中国媒体和30年互联网之后的中国媒体三个阶段进行了阐述,认为媒体的进化与互联网的业态迭代的进程是一样的,但是速度并不同步,相当一部分媒体仍停留在融合1.0时代。期待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媒体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他从“数实融合、全民化、技术颠覆和传播格局-社会形态等”方面分析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不确定性,认为互联网与中国传媒的确定性为真实性、专业性、建构性和价值追求。在未来发展中,我们既要颠覆不确定性,又要保持确定性。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世文教授发表题为“书写30年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人物、事件与观念”的主旨演讲。他认为,通过研究互联网中的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的发展轨迹。网民是互联网中的人,但互联网中人有共同的身份,同时又有不同的认同。他还强调了事件在历史中的重要性,比如1996年的广告牌事件和1997年的网民老永文章,这些事件也构成了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一部分。他还强调了观念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互联网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呼吁深度研究中国互联网历史,讨论人的经验性和历史性,并在理论和资料的收集描述中寻求平衡。如何在比较视野或全球史视野下重新讲述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历史的问题,是一个更大的命题。
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MAIR)会长、亚太区互联网研究联盟会(APIRA)会长张荣显发表了题为“澳门互联网发展30年:应用历程与趋势”的演讲。他首先介绍了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以及自2001年起澳门互联网研究计划的研究成果。从1983年第一条光纤接入到2020年后智能互联网的发展,澳门居民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方式、用途等都出现了较大变化,形成普世又独有的互联网应用情况及趋势。2023年澳门地区的ICT发展指数(IDI)在全球排名为第21,上网住户规模及频率都处于较高水平。数字澳门正在建设进行中,并将智慧城市纳入《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澳门的上网率持续上升、数码鸿沟逐渐消亡、社交媒体普及、移动上网趋势明显并主要集中在娱乐活动。未来澳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重视澳门的互联网适老性以及未成年人的健康上网环境,并继续发展社交智能、AI驱动以及数字支付,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从过去看未来:从互联网30年看未来30年”的演讲。沈阳教授首先讲述了五大智能平台,即ChatGPT4在文本领域、Midjourney6在图像领域、Suno-3在音乐领域、Sora在视频领域和FSD12.3在自动驾驶领域相继通过了图灵测试,并用诗词、歌曲、图片以及视频来证明文生文、文生图、文生乐、文生剧都具有统一的生成理论框架和算法基础。他认为,中国互联网在过去30年从0发展到全世界第二是因其开放性、高度的集中化、平台化以及高度虚拟化。互联网在过去30年的发展具有日新月异、波澜壮阔的特点。对于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的30年,沈阳教授认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十年是AI优化人类现有的工作,第二个十年AI则会发展为自主化的为人类做事,第三个十年是人类会更多地在脑机接口层面去使用互联网,以及未来虚拟人的普及。借助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以及AR、VR的普及发展,手机的作用可能会被削弱,从而发展出体验互联网和意识互联网。
原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常务副主任胡建生在演讲中回顾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中国互联网起步于1986年9月20日钱天白发送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并于1990年11月28日注册了中国顶级域名。在中国互联网30年之际,他提出三点认识:一是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但本质上是传播决定了世界格局;二是虽然世界变得更平等,但并不意味着公平。数字鸿沟、犯罪和战争便利化以及去中心化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三是去中心化最终造成了更中心化的现象。他呼吁关注这些问题,认为如果不加以关注,世界可能会走向不同的方向。胡建生还提到,近期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7项大奖的《奥本海默》的成功触及了工业社会带来的深刻问题,暗示信息社会可能会产生类似于原子弹的影响。最后,他引用钱天白在1987年发出的电子邮件中的名言“越过长城,通向世界”以呼吁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6165cc金沙总站常务副院长、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方兴东教授发表了题为“从大教堂到大集市:互联网30年的中国意义”的主旨演讲。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系统,从大教堂到大集市的转变,标志着传播方式的改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播正在崛起,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传播学正面临着智能时代最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传播学的历史性机遇。传播作为整个社会的中心,传播学有望成为先导性和枢纽性的学科,在智能时代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创新研发方面仍然存在缺失,需要跨越周期陷阱。互联网不仅是一个高科技本质,更是一个开放系统,其本质决定了其作用和发展方式。他呼吁,中国互联网应该成为一个国际传播的平台,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融入全球化。互联网精神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动力,中国应该扛起互联网精神的大旗,为亚非拉国家的数字化发展做出贡献。他表示,下一个30年,互联网的使命是带动中国全面融入世界,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这将是一个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互联网需要在开放系统上探索,要从“14亿人思维”转到“80亿人思维”,不仅要在国内传播,也要在国际传播上取得突破。这是新闻传播学科需要重构的重要任务,也是互联网的未来使命。
此外,“韩国互联网之父”全吉男通过互联网远程发来了致辞。他指出,中国互联网30年的发展令人瞩目,认为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多个方面,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数字经济的巨大贡献。在他看来,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迅猛增长,催生了众多新业态和商业模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会上,还举行了《数字文明丛书》启动仪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副总编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广汉,新华社原副社长、新华网原董事长、总裁兼总编辑、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资深专家周锡生和6165cc金沙总站常务副院长、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方兴东共同上台为项目揭牌。
下午,各分论坛举行论文汇报与点评。
分论坛一由《传媒观察》赵允芳主编和6165cc金沙总站“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瑜佩共同主持和评议。该分论坛围绕“政策发展和未来趋势”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了“中国互联网30年来政策的演进轨迹,提高面向未来发展的确定性”这一课题。着重关注政策在中国互联网30年中的作用和角色,对政策如何构建更加和谐的网络环境以及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和见解。赵允芳、赵瑜佩对每篇论文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强调在数字时代,我们不仅要从各个角度理解中国互联网政策,也要不断思考研究问题的实际意义,始终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希望参会学者们能够深入研究学界、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我国未来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分论坛二由《传媒观察》期刊编辑江潞潞和6165cc金沙总站“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维共同主持和评议。该论坛围绕“技术赋能与话语建构”主题展开,与会者围绕情感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生存境域、互联网话语分析、互联网元架构与协议等议题做了精彩的发言分享,对每一个互联网相关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着重关注中国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互联网架构及生成式AI的作用。两位评议老师认为青年学者们的选题大胆且新颖,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技术与生活中多个行业的结合,并对每位发言者的研究成果给出中肯的建议。
分论坛三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宣传部部长曲茹教授和《传媒观察》主编助理颜云霞共同主持和评议。该论坛围绕“媒体融合、国际传播与网络治理”的主题展开评议,着重关注媒体融合评价体系、新型国际传播形式、中国互联网治理、与传播学相关学科交叉等议题,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和见解。两位评议老师希望各位青年学者能够继续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媒体融合、国际传播与网络治理的各个面向问题,用交叉新视角提供新看法。
分论坛四由《传媒观察》副主编贾梦雨和6165cc金沙总站“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清共同主持和评议。该论坛围绕“网络社会与数字生活”的主题展开评议,与会者围绕数字交往、数字移民、媒介素养、网络协商、网络社交规范、网络亚文化、平台治理、数字经济等议题做了精彩分享,展现了青年学者对数字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悟。贾梦雨、黄清对论文进行评议时表示,我们不仅面临着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需要接续思考网络化、数字化所产生的各种社会文化和个体心理的影响,希望各位青年学者继续探索数字生活相关的学术问题,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在会议的颁奖及闭幕式上,赵瑜佩宣读了本次研讨会的获奖名单,并对本次研讨会的所有参与者表示感谢。她说,中国互联网30年是重要的契机,大家在此时刻回顾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分享学术见解、交流思想智慧。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大家一起续写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乌镇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