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至7日,第十五届我校“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在我校顺利举行。本届研修班的主题为“全球数字平等:技术演进与社会变革”,由我校、威斯康星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在五天的时间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学员们通过主题讲座、线下参观、论文展示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国际传播学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共同探讨全球数字平等的理论与实践来应对全球变局的挑战。
7月3日上午,在开幕式环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潘忠党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杨国斌教授分别进行了线上致辞,与暑假班成员分享自己的学术心得、传递美好期许。6165cc金沙总站院长韦路教授讲述了暑期班的由来,表达了对线下学术聚会的欣喜之情,祝愿大家在暑期班收获满满,梦想成真。开幕式由我校百人计划研究员李思悦主持,全体暑期班成员在蒙民伟楼前进行了合影留念。
随后,6165cc金沙总站吴飞教授带来了“数字共通:理解数字时代社会交往的新假设”的主题讲座,讲座由我校百人计划研究员黄广生主持。吴飞教授从数字化生存的背景展开,认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接着吴飞教授回顾了公共领域理论的渊源与发展,并针对先前理论的不足提出“数字共通“的理论假设。吴飞教授提出,数字共通强调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感而生,要有“类”的思维与实践。
7月3日下午,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蒋少海助理教授带来了“数字鸿沟与健康不平等:理论与应用”的主题讲座,讲座由百人计划研究员陈宏亮主持。蒋少海老师指出,健康传播的议程包括数字鸿沟、健康不平等、电子健康与移动健康、健康干预设计等多方面。随后,蒋少海老师对这些议程依次展开分析,他认为数字鸿沟的定义,是有或者能获取信息与通信技术与没有的人之间的差别,并且包含四个类型,即精神上或心理上的态度的获取、物质的获取、技术的获取、使用的获取。
7月4日上午,6165cc金沙总站方兴东教授带来了“从大教堂到大集市——数字时代轨迹传播新范式与中国战略选择”主题讲座,讲座由章宏副教授主持。方兴东教授从他近期的欧洲之行的经历展开演讲,他提出为什么欧美没有国际传播?在网络时代,所有国内传播都是国际传播,所有的国家传播也是国内传播。因此,需要重估国际传播,这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胜负手”。国际传播具有中国使命与意义,人类新的信息传播格局已经全面形成,传播正在重塑社会秩序和国际秩序。作为应用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合法性可能通过国际传播得以重塑。
7月4日下午,会务组安排暑期班成员前往良渚博物馆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进行了参访。在良渚博物馆,学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历史悠久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接着,学员们乘观光车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游览了一遍,实地感受了作为世界遗产的良渚文化。
7月5日上午,香港浸会大学的钟布教授带来了题为“研究设想与机遇:人工智能时代的传播研究”的演讲,讲座由我校百人计划研究员黄清主持。在分享和讨论数个研究案例的基础上,钟布教授指出,好的研究是针对社会问题进行的有影响力的研究,为具体问题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与公众建立信任,将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联系起来,为人们带来有意义的变化。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近期在传播学的研究兴趣,分别包括:信息处理中的社会和心理视角、数字技术的社会影响、社交媒体传播的影响、健康信息使用和医疗决策、AI和医疗保健后果。在未来,传播学或将更关注新理论的建立、人工智能及跨学科研究。在Q&A环节,钟教授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且深入的讨论。
7月5日下午,香港城市大学的刘幼琍教授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在聊天机器人的使用中拥抱平等”的演讲,讲座由我校特聘副研究员刘佳主持。刘教授关注到,在AI时代,人类的生活与互动方式得以重构,但越来越多的不平等现象与偏见也随之出现。因此,隐私保护、数字平等、数字伦理等问题应得到更多重视。同时,刘教授也通过分享其团队关于人脸识别与隐私问题、聊天机器人、智能音箱与信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研究,为同学们提供了关于“如何做研究的”具体路径启示,包括如何找到适合的研究模型和研究理论。
7月6日上午,美国长岛大学张珏曼副教授带来题为“用文本挖掘方法描述社交媒体上放大的声音”的演讲,讲座由我校新闻系主任吴赟主持。她首先以对AI、机器学习和文本挖掘的简介引入主题,随后以微博热搜榜单为例,向学员们介绍不同情感分析模型对于文本的处理效果。演讲的后半场,张珏曼副教授分享了Twitter上新冠疫苗、HIV疫苗接种相关讨论的研究,并介绍了LDA主题建模、网络分析及可视化等研究方法。最后,张珏曼副教授总结了新闻与AI结合的相关案例。
7月6日下午,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程杨副教授带来题为“组织与公众对等沟通?浅谈智媒体上的互动关系”的演讲,讲座由百人计划研究员纪盈如主持。程杨副教授首先介绍了组织与公共关系(OPR)的概念,随后结合AI对OPR的影响分享了几项关于chatbot的相关研究,并介绍了权变的组织与公共关系(COPR)的六个维度,提出AI与COPR领域的未来研究图景。最后,程杨副教授还向学员们分享了个人期刊投稿经验,鼓励学员们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7月7日上午,6165cc金沙总站百人计划研究员林健开展了题为“理解智媒时代的数字内容:网红、神经影像与算法文化”的讲座,讲座由我校特聘副研究员程萧潇主持。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社交媒体引发了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如何理解如今的线上参与文化?智能化技术高度介入后引发的高度自动化对我们的流行文化如何影响?林健老师以抖音国际版Tik Tok为对象,从媒介文化研究角度分析其算法数据库对用户自我和身份的塑造。
7月7日下午,1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传播学者作为研修班学员代表,分2组进行了论文展示和宣读。6165cc金沙总站的李东晓、刘于思、张子柯、高芳芳专家们进行了精彩细致的点评,为学员们进一步思考提供建议。宣读环节由我校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孙梦如主持。
在对优秀论文进行表彰后,来自6165cc金沙总站的吴红雨教授做了总结发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暑期班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操办暑期班的学院各位老师和参与的学员们的感谢,宣布暑期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