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6165cc金沙总站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跨文化视野中的气氛美学”专题讲座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希尔德斯海姆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卓斐主讲。本次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我校《审美人类学》课程学生及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气氛体验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关系、审美经济学、气氛沉浸的前提条件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气氛美学”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气氛概念超越了物理-气象学领域,先后在精神病学、新现象学和美学中得到发展。王卓斐首先从“气氛”的概念出发进行阐述。他表示,从根本上讲,气氛是指由感知者和被感知者共同构建的一个空间状场域,其中人的感觉、精神、对象与环境属性以情感的方式融为一体。王卓斐介绍了神经学和精神分析学中嗅觉和味觉的气氛研究,以及新现象学、美学中对气氛概念的探讨。1969年,新现象学的创立者赫尔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 首次尝试对气氛概念进行系统的哲学研究,并将其融入对欧洲情感哲学的反思中。在欧洲,自公元前五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哲学中,情感被视作纯粹内在的心理状态。对于施密茨来说,情感超越了主观边界,表现为在空间中蔓延的气氛。20世纪90年代,格尔诺特·伯默(Gernot Böhme)将新现象学的气氛概念与海德格尔的置身性相结合。在此,气氛被描述为介于感知者和被感知者之间的现象,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在场构建的感知现实。在此基础上,伯默将美学定义为广义的感性学,从而为气氛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气氛美学为跨文化美学开辟新的视野
王卓斐与同学们探讨了当前气氛美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气氛的中立性、气氛感知与气氛意识的分离以及跨文化方法的缺乏。在谈到气氛体验与文化实践的话题时,王卓斐引用斯坦格在《跨文化哲学》(2020)中的观点,认为“文化塑造人,就像人塑造文化一样,二者无法分开。”“我们的身体(每个身体!)在最广泛意义上被烙上文化的印记,其中也包括科学和宗教背景。”同时,王卓斐从必要性、面临的挑战、注意点和难点等方面介绍了对气氛进行实地考察的方法。王卓斐表示,气氛的实地考察(采访、问卷调查、记录和评估)所面临的首要挑战是选词。气氛是在感知中被给予的对象。气氛是首要的和关键的审美现实,是可感知的主-客体的共在,是它们的实际统一体。从根本上讲,气氛描述和记录遵循的是现象学模式。这项工作的一个难点在于分辨当下的气氛感知与事后的气氛认知,以及尽可能地避免形容词的堆砌。
站在学术前沿的立场,王卓斐介绍了田野工作法及其在气氛美学中应用的可能性。他谈到,田野工作法意味着以一种主体间可理解的方式,通过观察、记录、描述、回忆性补充、编辑等方式对气氛现象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在此需要注意三点:所有感知是对感知的感知、以回忆录的形式进行补充的可能性、数据收集者和评估者的统一性。气氛的复杂性揭示了生活体验的多样性,而这些体验永远无法穷尽。因此,气氛美学不仅引发了对西方传统美学的范围和局限性的反思,同时也为跨文化美学开辟了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