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在紫金港迎接新生的入学。这是你们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天,也是我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我默默地掐指一算,从博士后出站到退休,我大概能为祖国服务三十年。如果每年我都担任班主任,带着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我大概能完整带完七届本科生。而你们就是我班主任生涯的七分之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曾经的师范生,教书育人不但是我的理想,也是我接受高等教育的使命和初心。所谓“不忘初心”于我而言,就是要坚持站在讲台上面对你们。所以,我的职业生涯,也就是我的生命。欢迎你们,我生命的七分之一。
今年是新中国诞生七十周年,而你们,我生命的七分之一,正走入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与中国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知名学府一样,我校也曾在炮火纷飞的年代,创造了人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奇迹。竺可桢老校长带领一批名师与学子,穿越江南六省,辗转贵州山林,历时七年,行程2600公里,在文军长征的过程中,为我校赢得了“东方之剑桥”的雅誉。而这样的传统,即将由你们——我生命的七分之一来继承,我当然深感荣耀。但我更希望你们创造自己的荣耀。
进入大学,就意味着你们已经成年。虽然同班同学的年龄未必一致,但今天的开学典礼至少是你们作为个体在知识建构意义上的“成年礼”。我希望你们把这一天当作生命中仅有一次的仪式体验。经过这一天,你们不再是高考压力下的青涩高中生;面对人类知识的浩瀚大海,你们也绝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你们就是你们,一个对人生充满好奇,对知识充满兴趣,对人类与世界的前景担负着无由推卸之责任的个体。你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但从今而后,你们要和睦相处;虽然每个人都可以过关斩将,来到浙大,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个集体,休戚相关。世界如此多彩斑斓,但人类的命运始终是一个共同体。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看待你们,看待世界,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联。将来也许你们会选我的《跨文化传播》这门课,这种观念是我这门课所要传达的基本价值观。
今日之中国,与我进入大学的15年前,已大不相同。那时候,我们一个寝室住7个人,没有空调,没有独立卫生间,打开水要拎着开水壶走将近一公里。而如今的中国已经崛起于这个略显疲惫的世界;而传媒技术的发展,更让今天的地球时空高度压缩。那么,未来四年,你要如何努力才配得上这个时代?
在你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想给你们推荐三本书。第一本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人生的意义》。你们进入浙大,也许都见过竺可桢老校长那两个著名的问题:“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了做什么样的人?”这样直击灵魂的问题,问的就是你们的“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不是哪位老师、哪本书给定的,而是靠你们自己活出来的。我希望你们找到自己的意义。
第二本书是美国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的《恋地情结》。无论你们来自哪里,你们都与你们的故乡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论毕业后你们要去何地,杭州都是你们的求学地。更进一步说,中国永远是你们内心深处洗不掉的底色。对人和脚下这片土地的意义,扎根中国大地的情怀,我希望你们通过阅读能有更深切的体会。
第三本书是一本美国学者斯蒂格写的小册子,叫《全球化面面观》。我们早已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究竟是好还是坏,答案要靠你们去寻找。
我生命的七分之一,我希望你们是阳光的、丰富的、积极的、健康的;我希望你们参与所有的校园活动,挥洒你们的青春,散发你们的气息,让自己成为时代的“前景”,而非宅在宿舍,成为别人的“背景”。不要害怕受伤,在恋爱中更是如此。当四年结束,临别之时,我回忆起今天的起点,我会为你们的激情而落泪。来学习吧,来运动吧,来刷夜吧,来听歌吧,来毅行吧,来BG吧,来恋爱吧,来远足吧,来哭泣吧……我生命的七分之一,请你们用优秀感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