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逻辑,讲逻辑是我从一而终的信条。” 黄倩如说。
专业学习,焚膏继晷,不忘初心
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黄倩如把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看影视作品和相关书籍上。从《中国电影艺术史》到《纪录片导论》,她的书架永远给专业相关的理论书籍留了位置。课上总坐在第二排的她,一直都是对提问反应最快,对知识点记得最牢,与老师互动最多的那一个。
广播电视学专业对实践非常看重,在这一方面,黄倩如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她经常会背着相机在校园里捕捉生动的画面,在网上看一些技术性的vlog并模仿着制作一些短视频;碰到瓶颈时,她也经常向班里厉害的“技术大佬”请教经验。“有时候没事走在路上,我就会经常想这个情节应该用哪些分镜去表现,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哪部电影里的画面……”庞大的看片数量和对各个导演的研究也奠定了她学习的基础。
功不唐捐,在2017-2018学年,黄倩如获得了4.79的总均绩和4.78的专业均绩,位列广播电视学专业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位,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文体活动,体育育人,拼搏努力
除了优秀的学习成绩,黄倩如还是个在文体活动方面“颇有建树”的女生。继在我校校运会上斩获了2016、2017年本科10*50m接力第一名、女子组4*100m第二名、本科女子组跳高第五名的好成绩之后,黄倩如还获得了我校文体活动奖学金。
因缘巧合的,校运会上这个身形娇小灵活的女孩,因快速敏捷的优秀表现被篮球教练看中,进入了篮球的世界。
黄倩如文体活动奖状
“要做就做到最好,不能辜负每一个选择。”带着这样的激情,黄倩如一步一个脚印,从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女子(甲组)第六名到大学“三好杯”篮球赛女子第七名,再到6165cc金沙总站代表队队长,一路积累、成长。
但 “半路出家”打篮球的她,有时候也感到很迷茫。“打篮球不像学习,是需要身体配合的运动。我的身体和技术有时候会跟不上自己的设想。”为了在大运会期间提高体能,她每天至少参加三次练习,每次一到两小时,这样延续了几乎半个暑假。“有一半的人其实都放弃了,最后坚持下来的没有多少人。”内心深处对篮球的热爱支撑着黄倩如走过了这段又煎熬又快乐的训练时光。终于,在2018年10月,她和她的优秀队员们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女子(甲组)第一名的成绩,也为我校带来了荣耀。
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女子(甲组)第一名赛后合照(第一排右一)
课外实践,认真积极,保持好奇
在学习和体育之外,课外实践也是黄倩如的生活重心。怀着对广电专业的热爱,她做了很多与媒体相关的专业实践。2016年,黄倩如加入我校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工作室做图文美编,加入我校电影协会新闻与网络部担任文字作者与编辑、场控,积累了很多新媒体和文字经验。同时,黄倩如也很注重对自己各种软素质的培养,她加入了我校团委文体中心项目推广部,组织了大大小小的项目活动来锻炼自己的策划能力。
到了大二,黄倩如进行了更多更深入的实践。她成为了我校官方微博工作室编辑、“二更浙大UTV”校园大使等,还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她抓住每一个机会去锻炼自己,认真努力的样子甚至获得了业界大佬们的特别关注。
在2018中国全媒体高峰论坛中,黄倩如作为摄影志愿者参加了开幕式。为了得到一张构图规整、能够囊括所有台上嘉宾的规范新闻照片,她不顾形象地直接趴在地上,专注地调整着角度、按下快门。结果这一瞬间被台上的一位资深媒体人捕捉到了。会后他在微博上特地提到了黄倩如,并附上了这张生动的照片:“好敬业的小姑娘。”甚至有人评论说“看姿势应是凤凰网女记者”,并获得了这位嘉宾的肯定:“将来也许是。”
浙大不仅给予了黄倩如专业上的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实践平台,还给予了她更多向外发展的实习、交流机遇。今年暑假,她进入校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办公室作为官微编辑实习,发表了数篇大流量推文;还去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了近半个多月的学术交流,收获了国际化的视野和经历。
黄倩如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交流(第一排左五)
“我觉得我的大脑比我想得精巧多了,所以我要控制一下各种感官的信息摄入,让我在不自觉的时候,它也能处理更优质、更符合我价值取向的信息。”凭借着这样严谨的态度,黄倩如一步一个脚印,将努力转化为成果,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