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至31日,由6165cc金沙总站、我校社会思想研究所主办的“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圆正西溪酒店顺利举行,来自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的30余位学者参与探讨。会议吸引了超过80位校内外师生旁听,很多旁听者来自外地,近到长三角,远到北京、山西、四川、云南。
我校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徐岱教授致辞
文化记忆是特定文化共同体共享的记忆,它既被“刻写”在纪念碑、博物馆等有形的记忆载体上,也通过媒介再现等方式代代相传。文化记忆研究发端于二十世纪初期,已发展为跨学科的、国际性研究领域,不同学科都从各自的度探究社会文化场景下“当下”与“过去”的相互影响。
参会嘉宾既包括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清华大学王宁教授、格拉斯哥大学安德鲁•霍斯金斯教授、南京大学孙江教授、加州圣玛丽学院徐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陶东风教授、我校徐岱教授等著名学者,也包括记忆研究的新锐力量。在两天的会期内,两代学者围绕“国家与民间:文化记忆的多重话语空间”、“文化记忆理论与美学”、“战争书写与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历史维度”、“文化记忆:纪实与虚构”、“阶级想象与记忆实践”、“文化创伤与历史叙事”等议题展开跨学科的对话。
研讨会开场,由格拉斯哥大学教授、SSCI期刊《记忆研究》创刊主编安德鲁•霍斯金斯博士发表题为《连接性转向之后的媒介、战争与记忆》的主旨演讲,从纪念与记忆潮、数字化当下的纪念化、主流媒体的记忆图式及媒介考古学这四方面探讨数字化时代的战争纪念引发的问题。
格拉斯哥大学教授、SSCI期刊《记忆研究》创刊主编安德鲁•霍斯金斯博士发表主旨演讲
持续两天的“文化记忆”研讨会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不少学者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这也证明了举办学术研讨会的价值。
孙江教授的演讲《痕迹·事件·证言——步兵第三十三联队中尉天野乡三在南京》跳开国家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从微观角度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断面”。徐彬助理教授关于知青一代的自传记忆研究发现,知青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更多讲的是阶层的东西,而关于阶级的内容则很少,过去的困难对于知青的意义并不是苦难。徐贲教授的论文报告《围观文化中的阶级斗争记忆及其假面效应》定义记忆是“认知事实+道德评价”,对弱者来说,记忆是抵抗力量。严晓蓉博士的演讲《独立纪录片的景观与记忆呈现》中的一个核心观点:独立纪录片正发生着“个人自由表达”的转向趋势,更在乎作为个体的“我”本身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表达,该观点在自由讨论环节遭到不少的质疑,认为纪录片必须坚持真实性。双方在有限的讨论时间争执不下,最后该场专题报告的主持人尤西林教授做了掷地有声的回答:纪录片的记录就是要把事实的真相以一种信念的方式受到保护,哪怕牺牲也要把这个镜头保留下来,保留在善和美这样的价值中,不然没有什么意义。
5月31日傍晚,随着七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结束,“文化记忆”会议也迎来了闭幕式。我校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徐岱教授总结到:这场会议广聚了40年代到80年代的老中青学者,跨越了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学科,正是这样的差异,给研讨会增添了多样性和活力,带来了高质量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