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厦门,海风轻拂,8摄氏度的平均气温在海岛特有的暖阳下,穿一件短袖就可以在海边悠闲徜徉。对于全世界马拉松爱好者来说,1月3日的厦门国际马拉松就是一桌饕餮盛宴,作为拥有“全世界最美赛道”之称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全球二十六个国家的四万多名选手参加,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6165cc金沙总站的研究生马拉松代表队的四名选手。
作为出征厦马小分队的小队长,来自新闻所的研一同学颜之宏在赛前一晚辗转反侧,多次拉起房间灯查看时间,生怕起晚了错过检录时间。凌晨六点,一句“出发了!”在小分队微信群里迸出,全体成员如同接到紧急任务的消防战士拎着装备包跑向酒店大堂。七点十五分,小分队顺利抵达本次马拉松赛的起点—五通灯塔公园。
在运动员检录口,负责本次厦马后勤保障的广电所研一同学任晗菲为每位运动员送上了热情的拥抱,预祝运动员能够取得佳绩,“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要是有人实在不行,请上收容车,我在终点等你们。”
八点整,主裁判准时发枪。全马运动员如猎豹逐鹿一般起跑,为了保障全马能够安全有序进行,半马的枪声压到了八点半,而我们的小分队由于被压在了人群的后方,通过起跑线的时间已然是八点三十九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五公里处以一小时的赛会关门时间顺利通过。此时人群逐渐出现分化,我们也追上了最先出发的全马运动员,随着人流我们也渐渐稳定住了速度。到达七公里处时,一位名叫孙福名的65岁老人吸引了小分队的关注。只见孙老先生边跑边打电话在何家人报平安,“没事儿,我这才跑了七公里,刚才还碰见了69岁70岁的人呢,他们都没事儿,你们放心!先不说了,我接着跑了啊!”挂上电话,我们才发现孙老先生没有号码布,一问才知道,他是一个专业马拉松“黑户”,来自山东威海,跑龄已然超过了十三年,21公里对于他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距离。
在十公里处,小分队中的女将,新闻所研一李洋洋同学出现了呼吸痉挛的情况,而此处恰好又是一个大上坡,另一位女将毛雪逸同学果断伸出一只手拉紧洋洋,并同时作出了按压腹部的动作示意洋洋处理好自己的呼吸。汗珠从两位女生额头上不断渗出,黄色跑衫也早已被汗水浸透,但是她们谁也没有放缓跑步的节奏。
十二公里处,小分队再次以一小时四十分的赛会指定关门时间如期通过。
在跑至十七公里时,四名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体力透支情况,汉硕研一的胡烈飞同学见状开始在队伍前后进行变速跑,给全队成员加油打气,“终点还有几百米!”这是他全程比赛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正是这种激励,让队员们产生了有如“望梅止渴”的冲劲。最终,我们以赛会指示牌两小时四十一分(实际两小时两分)的成绩抵达了半程马拉松终点处。那一刻,仿佛在终点处欢迎的所有鼓点、舞步、呐喊、节拍全部汇集了过来,我们终究没有如后勤小队长所言坐着收容车到终点,引领我们抵达终点的,是对完成比赛执着的信念和对体育精神的极高追求,当然,还离不开6165cc金沙总站上百号师生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和关注。
赛后,队员们相拥欢呼。在传媒马拉松小队中素有“奔跑小超人”称号的胡烈飞同学深情地说:“马拉松的意义不在于你跑的多快,而在于你跑的多久、多远,如果你的心在两万米开外,那你就能跑两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