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院动态  信息速递

传媒学院“东横电影之约”活动系列报道——《鱼缸》:一个少女的成长纪事

编辑:我校 作者: 时间:2014-10-27 访问次数:167


 

       “当你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硕大的鱼缸,你将如何选择继续存活?”在10月24日晚7点的东横电影之约观影活动中,电影《鱼缸》向观众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开放而深刻的命题。有别于上期《穆赫兰道》的“名声在外”,本次放映的影片相对比较小众,但同样有值得品鉴的价值。《鱼缸》是一出英国式青春残酷物语,性格叛逆的主人公米娅在15岁这年经历了与家庭的对抗、爱情的得意与失意、热爱的破灭等一系列起伏,展现了一个少女的苦涩成长历程。来自英国的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更是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为本片增添了一抹亮色。以“寻梦”为主题的十月放映季即将进入尾声,但影迷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关于成长的话题历来是电影人热衷探讨的对象,同时也是影迷们最感兴趣的影像类型之一。放映结束之后的交流环节,留下来的观众们就影片内容及其反映出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首先是对影片名“鱼缸”的猜想与解读。作为一部心理描写大过于故事陈述的影片,很多观众会发现,导演对“鱼缸”的诠释是隐晦而深刻的。有些观众就认为,米娅就像一条在鱼缸中的鱼,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却没想到眼中的世界其实是隔了一层玻璃的虚幻;鱼缸或许也是成长必然的枷锁,唯有经历艰难的跳跃与冲撞,才能挣脱鱼缸的束缚,游向更宽阔的大河大海。片中有许多主人公奔走、跳舞的镜头,也时不时地出现米娅的喘息声,这些都被细心的观众解读为就像鱼在水缸中的生存状态。最后的开放式结尾也留给人无限遐想,避免了落入俗套。

        有趣的是,由于这部影片采用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极为个人化的展现方式,在一些观点的讨论中,现场的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间产生了明显的分歧。比如大部分女性观众都表示虽然自己的个性和处境与片中主人公不完全一样,但在观影时的很多时刻都深感共鸣,假如自己是米娅,或许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但男性观众的观点是米娅是一个特例,她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征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将导演的意图提升到了关注社会底层、解决社会问题方面。随着观点越来越繁复,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俨然将交流会变为了一个辩论会。唯一不同的是,没有辩论赛那样的针锋相对,每一位观众都乐在其中。而这样的辩论正是我们所提倡的,看一部电影,远没有“想”一部电影来的有收获。                                                  (罗诗吟) 

版权所有©6165cc金沙总站   版权所有:6165cc金沙总站(China)检测有限公司-BinG百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