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院动态  信息速递

张土乔副校长到传媒学院调研

编辑:我校 作者: 时间:2013-09-23 访问次数:311

 

         9月18日下午,副校长张土乔教授到传媒学院开展调研。在长达1个半小时的调研中,张校长先是深入了解了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随后认真听取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一开始,张土乔副校长就坦诚地表示,此次调研就是为了听取学院领导和一线教师的心声,了解大家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他真切希望与会教师畅所欲言,为更好地推进学校实施“六高强校”基本战略献计献策。

        影视与新媒体系(筹)负责人范志忠教授首先发言。新媒体系已经筹备数年,但因为各方面原因,始终没有正式建系。该系目前拥有23名教师,开设广告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两个本科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在60-80人。但由于没有正式建系,学生普遍对学科和学系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师也对学科未来发展心存困惑和忧虑。同时,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系内部的学科建设和对外的学术交流。目前,学系拥有教育部广电实践基地、动漫基地,并且为国际影视研究院(海宁)提供科研和人才支持,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学科建制方面,都完全符合建系的标准。但是,学校规定要增加一个新专业,必须相应地去掉一个老专业。另外,学校也考虑到本系的系名可能对学院其他学系造成影响。因此,之前几次向学校提交建系申请,都被驳回。范志忠教授希望学校能够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系的现实情况,在建系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吴飞院长谈到,目前学院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就是缺少办公空间。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李岩教授说,学院近年来发展迅速,新进教师较多,但现有的办公室都是按照以前的人员编制分配,学校同时减少了定编面积,导致很多教师面临无办公室可用的局面。党委书记吕国华老师介绍说,学院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连最基本的办公条件也无法保障,这为人才引进带来很大阻碍。院党委副书记王玲玲老师表示,很多学生反映学院没有资料室,很难查阅专业书籍和资料。同时,学院缺少开展师生交流、联谊活动的空间,作为一所一流大学,这样的公共空间实在是必不可少。国际文化系主任陈强教授说,因为学校政策原因,学院以前的资料室被取消,留下一大批珍贵的书籍资料无处保存。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对于人文社科院系来说,公共空间是学术交流、思想激荡的所在,就如同理工科的实验室一样重要。学校如果能为本院师生提供这样的平台,将大大提升院系办学的主体性。

        此外,各系负责人也结合本系的实际情况对学校职称晋升、评聘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吴飞院长提出,新闻传播学科具有特殊性,某些专业方向更偏重于实务。这些方向和领域并不是学术研究导向,但对学科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学校能否考虑到学科的现实情况,在职称评聘方面作出针对性的调整。李岩教授和陈强教授认为,学校规定教师必须出国一年,才有资格参加职称晋升。目前学系有多位教师出国,教学任务全部转移到留下的教师身上,影响了学系正常的教学工作。学校在这方面的安排是否可以更为灵活,让教师可以真正地开阔视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而不要太过于形式化,变成“为了出国而出国”。

       院党委书记吕国华老师希望学校能够将管理权进一步下放,在经费使用、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学院相应的办学自主权。院长助理金利安老师表示,学校的制度设计要强化以学院为主的办学模式,现在基层办事面临很多困难,学校职能部门要尽快转变观念、改变作风。胡志毅副院长也指出,学院实验中心的设备采购被一拖再拖,数码设备更新换代非常迅速,采购速度会直接影响教学实验质量。这些细节问题都可以体现出职能部门服务意识的强弱,学校机关观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变要落到实处。

        在整个调研会期间,张土乔副校长认真听取并记录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他最后表示,大家的意见都提的很具体、很实在。他强调,目前新媒体发展迅猛,新闻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传媒学院在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方面任重道远。学院领导和教师们对公共空间和办公条件的要求非常合理,学校将尽快帮助解决。对于编制设置、办学主体性、管理权力下放以及向服务型机关转变等问题,他将向学校领导班子汇报。学校将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研究探索,真正把广大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到位、落到实处。

        校办副主任江雪梅等一同参加调研。 

版权所有©6165cc金沙总站   版权所有:6165cc金沙总站(China)检测有限公司-BinG百科

Baidu
sogou